随着局势愈加复杂,乌克兰战场的局势再度升温。7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宣布暂停与俄罗斯的谈判,紧接着爱一配,俄罗斯军队对基辅发动了一场长达十小时的猛烈轰炸,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发表了强硬表态,宣布美国将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一连串戏剧性的事件犹如多米诺骨牌般,一步步引发了更广泛的国际关注,使得俄乌冲突的局势再次成为全球舆论的焦点。
泽连斯基暂停谈判的决定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7月10日,他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由于与俄罗斯之间的换俘行动仍未完成,因此当前时机并不适宜启动新一轮的谈判。换俘的过程涉及到大量人员,且这些人身上牵涉到复杂的政治利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更大的风波。泽连斯基透露,他此前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时气氛积极,且他得到了来自美国方面的明确政治信号,表明美国将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个消息无疑给乌克兰政府带来了强心针,尤其是在当前面临重重困境的情况下。
展开剩余83%俄罗斯方面迅速做出反应,7月9日至10日间,俄军对基辅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此次空袭使用了无人机、弹道导弹等多种武器,袭击范围涉及到基辅的六个主要行政区域。据乌克兰空军的消息,俄罗斯出动了约400架攻击型无人机,其中接近200架是“见证者”型号。此外,俄方还发射了18枚导弹,目标涵盖了乌克兰军队的指挥中心、防空设施以及补给线等关键节点。整个空袭持续了超过十小时,堪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猛烈的一次。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防部也发布了战果通报,称俄军在过去24小时内击退了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以及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等地的多次进攻,并成功对乌克兰军队的军事设施实施了远程精准打击。此外,俄罗斯导弹还成功命中了乌克兰海军陆战队在尼古拉耶夫的部署点。乌克兰方面则继续顽强抵抗,7月10日,乌军在前线发生了201次交火,其中8个城市遭受了空袭。尽管俄军的火力十分密集,乌克兰军队仍竭力维持防线,但局势显得愈加吃紧。
美国的态度在此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于五角大楼库存紧张爱一配,美国在7月1日暂停了部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根据五角大楼的评估,过去三年对乌克兰的援助已消耗了美国防空导弹库存的15%,而美国在支援以色列和也门的军事行动中,也遭遇了资源不足的困境。这导致乌克兰面临了防空弹药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基辅、哈尔科夫等地相继遭受无人机的袭击,电力供应一度中断。
转折点出现在7月4日的美国国庆节。泽连斯基主动与特朗普通话,表达了乌克兰对“爱国者”防空系统的强烈需求,并警告如果不能提供该系统,乌克兰的城市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特朗普表示,这次通话给他的感觉就像疫情期间的美国州长那样急迫,显然,泽连斯基的言辞让他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这通话成为美国政策转向的导火索。
7月7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新一轮的武器援助,主要是防御性武器。特朗普指出,乌克兰正面临猛烈的攻击,必须增强自卫能力。这项决定是在五角大楼暂停援助六天后作出的,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是在外交压力和战场现实的双重压力下做出的妥协。然而,这笔援助的规模有限,约为3亿美元,且仅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和一些中程火箭弹。据透露,现有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在美军中的库存已经严重短缺,仅能满足约25%的部署需求。
尽管如此,特朗普并未完全满足乌克兰对“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等进攻性武器的要求,转而建议德国和挪威购买“爱国者”系统并转交给乌克兰。德国同意采购两套,而挪威则承诺提供一套,这一举措既减轻了美国的财政负担,也把责任转嫁给了北约盟国。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对俄态度也经历了变化。他曾在7月3日与普京通话,试图劝说俄罗斯停火,但普京坚持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的归属,并保持中立,令特朗普十分不满。此后,他公开指责普京“忽悠”他,并威胁称若俄罗斯继续攻击,将考虑空袭莫斯科。
在这种背景下,泽连斯基宣布将对乌克兰的外交团队进行调整,考虑将现任国防部长乌梅罗夫调任驻美大使。这一举动被解读为乌克兰希望加强与美国的沟通,并确保援助能够顺利到位。然而,泽连斯基拒绝谈判的决定令特朗普感到意外。特朗普原本希望通过恢复援助来促使乌克兰重新坐到谈判桌上,但泽连斯基以“换俘未完成”为由坚持拒绝谈判。这一决定可能对后续的援助节奏产生影响,并令美方感到尴尬。
从战场形势来看,俄罗斯目前在乌东地区的推进迅猛,已经控制了约八成的土地,并试图通过切断乌克兰的补给线来进一步巩固占领区。俄罗斯军队的兵力保持在15万人左右,弹药充足,计划至少保持半年高强度的作战。乌克兰方面虽然依靠美国的情报支持,可以提前获悉俄罗斯的部署,但由于武器短缺,难以组织有效的反击。基辅和其他城市不断遭受空袭,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堪忧,乌东的农业生产也因战火而陷入停滞。
虽然美国的援助有所恢复,但数量有限,且迟迟未能送达,乌克兰军队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战斗陷入了长期僵持,谈判也处于停滞状态。普京坚持谈判的前提是乌克兰必须承认俄罗斯的条件,而泽连斯基则期待更强的援助来增强谈判筹码。
从更广阔的国际视角看,这场冲突已经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争端,更是大国博弈的缩影。俄罗斯通过军事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底线,而美国则通过援助来扩大其地缘政治影响力。在这场冲突中,乌克兰成为了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棋盘,民众的生死和国家的未来却成为了博弈的牺牲品。
在这个关键时刻,国际社会尤为需要保持理性与克制。中国始终呼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并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不站队、不挑衅。和平与对话才是解决纷争的最佳途径,战争无论如何都无法带来最终的胜利。世界需要更多理性和担当,而非火药和硝烟。乌克兰的未来,必须建立在持久和平的基础之上。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资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